江山故人情
先生与国家民族的血脉情怀,对学众亲友的教化爱护,一如“忧患千千结,慈悲片片云”。
先生在《山川人物与永嘉禅师》一文中写道:
我是温州府乐清县人。我从小对这个国家很有感情,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所以对本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特别注意。我们当年,国人如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不熟悉,是一件羞耻的事。尤其是我个人,比一般人的个性又更顽固。
Master Nan’s sentiments for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flowed through his veins and were carried in his bosom. He taught, loved and protected his students, friends and relatives. "Through the bonds of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sorrows arise billowing clouds upon clouds of compassion."
In the article "Eclectic Characters of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Zen Master Yongjia," Master Nan wrote: "I am from Yueqing County, Wenzhou Prefecture. Since I was a child, I have had tremendous affection for this country and have wanted to do great things for the country. Therefore I took a special interest in China's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Back then, it was shameful for people to be unfamiliar with their own country's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myself in particular, as I have a more resolute personality than the average person."
【先生与家人】
先生的双亲
南怀瑾先生:
我为南宅本族四房之子孙。四房故居,面对歧头山,为两进之四合院。门有旗竿斗余址,故老相传,祖上乃为科名世家,世以耕读传家。何代何人何种科名,少时并不关心。唯知我父幼时苦读,欲以科举而博功名,后因伯父辈相继去世,家道更形中落,父亲深感祖母与寡婶孤侄等难以维持家计,乃弃读经商。抚育侄辈等成人,足以自立以后,独自奉祖母迁居地团叶别居。到我稍能知事时,仅知父亲经营过绸布店、米店,南北货店、百货店等商业,生意颇为发达。但非名都大邑之商号,仅在乡下称尊而已。(摘自:1976年南怀瑾先生自述)
先生母亲发绣
先生在《我的故事我的诗》中说:
“母难日”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日,佛经说生日是母亲受难的日子,所以不准庆祝生日。母亲受难的日子嘛,自己有什么高兴的呢。
94岁的先生写下忆念双亲的诗句:
九四朦胧幻寄身
存亡恍惚旧非真
岂图苟活浮沤界
只似灵明侍证真
九四母难日
辛卯仲春
二子南小舜与先生
南小舜先生:
早年听祖母说,祖父那时重新起家,除了还清借款外,积蓄的家私虽不算是当地之最,但在生活用度上已承担得起富裕人家的开支。但祖父做生意的本事不同于一般商人,他对金钱的态度也不同于一般商人。他赚到了钱往往不为自己着想,喜欢把钱拿出去修桥补路。修桥修路的事情一开始做,祖父手上的钱再多,也像水一样地一直往外流。虽然那是一种无限的付出,但祖父丝毫没有吝啬。地方上很多人说祖父只为别人着想是在做傻事。
那个时候,地方上一些忠厚老实的种田户和以劳力为生的平民百姓人家,时常会无故被有钱有势的人欺侮,或受到地痞无赖寻衅滋事,或遇到土豪劣绅巧取豪夺。每到这些时候,祖父就会放下自己手头上的事,出面奋力为人家打抱不平。只要自己有理在手,祖父向来不怕对方钱多势大,总是不畏强暴,挺身抗争,毫无畏惧,从不姑息,直到为人家讨回公道才罢手。(摘自:南小舜《人生路漫漫》)
祖母生前,母亲每天为她梳头洗脸,每次梳完头,都将发丝收集起来,满满一盒,交请发绣艺术家魏敬先,1990年做了这幅祖母肖像。怀师看到肖像并听闻来历时,失声痛哭。(摘自:南小舜《人生路漫漫》)
辛酉除夕得家书
封题欲拆又徘徊
寂寞平安一字回
如此江山如此夜
争教头白不归来
左起:孙女南荣荣、宏忍尼法师、妻子王翠凤、 永会尼法师、二子南小舜
前排左起:妻子杨晓薇、幼子南国熙
后排左起:二女南圣茵、三子南一鹏、学生朱文光、长女南可孟
左起:幼子南国熙、长子南舜钏、二子南小舜、三子南一鹏
前排左起:妻子王翠凤、曾孙南美京、母亲赵荷香、圆观尼法师、大儿媳叶小巧
后排左起:孙子南品锋、母亲赵荷香、孙子南品乐
前排左起:孙子南品仁、孙女南荣荣
慆慢则不能研精
险躁则不能理性
诸葛亮语
书付品锋孙
己丑仲秋
祖父手书
左起:孙子南品锋、孙子南品荣、孙媳张旭丹、曾孙女南系如、孙女南荣荣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辛巳岁阑书付
蓉蓉孙女
爷字
左起:孙女南荣荣、孙女南君白、小儿媳何碧默、小儿子南国熙
相关链接:
【乐清老幼文康活动中心】
先生在乐清的幼时旧居
先生亲笔<乐清老幼文康活动中心赠言>
先生从版税中出资512万元,改扩建幼时旧居为1000余平米建筑,于1996年1月捐赠给乐清地方政府,作为“乐清老幼文康活动中心”,题匾并作<乐清老幼文康活动中心赠言>:
我生于此地,长于此地,而十七年后,即离乡别土。情如昔贤所云: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旋经代嬗五六十年后,父罹世变,未得澡雪;老母百龄,无疾辞世。虽欲归养而不可得,故有此筑,即以仰事父母之心转而以养世间父母,且兼以蓄世间后代子孙。等身著作还天地,拱手园林让后贤。以此而报生于此土长于此土之德,而无余无负。从今以后,成败兴废,皆非所计。或嘱有言,则曰:人如无贪,天下太平。人如无嗔,天下安宁。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
岁次乙亥冬月中旬即
一九九六年一月上旬
南怀瑾 书
时年七十八
【南氏医药科技奖励基金会】
先生为了家乡的医药卫生事业,奖励卓有成就的医药工作者,纪念母亲百龄荣庆,1990年个人捐资40万港币创办“南氏医药科技奖励基金”。1992年出资50万元设立“南氏农业科技成果奖”,支持农业科技生产。2001年合并为“温州市南氏医药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
南氏医药科技奖励基金会资金投入书
【金温铁路】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的<实业计划>中,明确提出了金温铁路的线路规划构想金温铁路曾经四度选线、踏勘乃至动工,又皆因山高水急等地质条件差、地形复杂和资金困难被四度搁置。直到南怀瑾先生首创以合资企业参与国家交通建设,国民同心,克服种种艰难,终于在八十多年后的1998年全线通车。
1998年6月11日,因地理条件而修建难度超过京九铁路的、总投资30亿的金温铁路建成通车,全长251公里。这是中国第一条由地方、铁道部、香港合资兴建的股份制铁路,不但带动了中国东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建设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铁路修成后,先生主动退出所有股份,提出“功成身退,还路于民 ”。
丁丑季夏
金温铁路全程铺通感言
铁路已铺成 心忧意未平
世间须大道 何只羡车行
南怀瑾先生
时年八十岁
相关链接:
【南水北调】
左起:邓英淘、王小强与先生
1998年12月,先生在香港与邓英淘、王小强等谈“南水北调”。
先生为邓英淘、王小强等所著《再造中国》题字:
重整河山
再造中国
南怀瑾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