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南讲堂
【学员分享】“做自己的主人——身心安顿之道”
课程精彩回顾

第一期学员分享(内容较多,以下是节选):
我们小组有许多收获:第一是之前对一些概念理解有偏差,通过这次课程弄清楚了,并知道在生活中怎么去运用,这是非常好的;第二是对大学之道有了更系统的了解,对“三纲、七证、八目”更清楚了,希望在今后生活中能够很好地去运用;第三是通过辩经的方法,觉得经典中的每个字、每个句子好像能够融入到五脏六腑中,就像李老师说的入藏了。通过我们的对话、辩经,这样输入、输出的过程,信息就能交流得很好,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我们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课程提到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个中西结合的教育方法更能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第一期学员:陈燕英
通过身心安顿课程,学会了两个方法,我把它作为自己人生路上前行的两个拐杖。第一是方老师传授的静坐与呼吸法门,结合大学的七证功夫,从“知”入手,通过知呼吸来调伏沿流不止的妄念,使身康泰,让心安宁;第二是慈泉老师教授的如何调御情绪,情绪升起时,通过警觉、观想、转念等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应对和调整,让心重归安宁。课程的尾声,我们每个学员给自己列了一个计划,规划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计划,循序渐进施行之,这样才有可能由浅入深的体悟《大学》。此外,课程里学员和老师分享了很多精彩的案例,我个人尤其偏爱慈泉老师分享的亲身经历,从中可以参出很多道理。方老师在第二节静坐课中的开示也非常精要,收获颇丰。同时在上课中,看到了同参学员《原本大学微言》教材上密密麻麻的便签,听到了同参学员分享的心得,震撼之余,惭愧万分,以“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来警示自己要精进。
第一期学员:沈○○
我们小组有三个心得:第一,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大致了解了如何用《大学》提供的路径来达到身心安顿,应该先做什么,哪一步做好了以后,才能把下一步的事情做得更好,这是有很大帮助的;第二,通过同学之间辩经,以及在研讨环节对一些案例的讨论,使我们对于《大学》中的重要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三,整个课程让我们感觉到是喜悦的,是温暖的,这也是很大的收获吧。
第一期学员:雷○○

第二期学员分享(内容较多,以下是节选):
短短两天,却特别难忘。老师开放式的带领和大家探索内明之路的心,很感人,每次想起来,都很给力,鞭策自己不能荒疏。
回来后,我做了以下的作业:最先的信心是“依教奉行”,再次精读《原本大学微言》,理清思路;同时结合老师上课的课件和笔记,回忆学习的体会;更多的是在具体的事情当中,面对自己,这是最难的……难,也要做,做了才知道,难的是“信心”,行动就好了。
就在每天每时每刻当中去体会,坚持下去……想起南师的一副楹联“如是我闻,信受奉行,几个真能做得到;着衣持钵,洗足敷坐,算来谁向此中修”。
第二期学员:雨林
我这些年每遇挫折,每每以不如意事常八九宽慰自己,但并不清楚哪里可以改进?怎么改进有效?而通过扔沙包练习,对老师讲的“成功方程式”有了真实体会,发现切实去做,真有成果,很开心。在与同学们沟通不很顺畅时,听课效果不明显时,也都可据此调整。且沙包练习囊括了《大学》的“七证”功夫在内,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好懂好用,印象深刻。
第二期学员:国林
成长不必线性,乃是循环往复。理无碍,事无碍。也许不必苛责。过去、现在、未来也许可以同时发生。
可试着定住一“事”后,用“七证”,用课上李老师分享的“情绪、习气转念练习”去实践看看。
第二期学员:赵○○
上完课后的上班第一天,我同事说,“嗯,这上课还是有一点效果,人变开朗了很多”。
老师讲课从扔沙包开始。讲解了TEFCAS。我发现我所想要做的事,都是在“尝试--失败--放弃--尝试”中打转。结合老师所说的“止”的意思是系心一缘,我的理解是成功的意愿不强!不能专心一致。原来我这个没有修啊。“知”道了有什么用?心不诚,意不明,行不了,就是失败二字,根本就没有“得”的事了。
老师讲,修行的目的“讓心智變得有彈性,更寬廣,足以容納多的可能性的過程”。原来,我也能扔两个沙包啊,我也行。我得到了洋洋得意了这个“得”,得过且过的这个得。今天刚把第三个沙包扔出去。我也能扔第三个沙包,甚至四个,五个。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必须从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修,直到说,我也能啊,我也会啊。达到那种至美,至真,至善的境界。这就是明明德吧。理解笃行三纲七证八目,达到内养外用,用功!
第二期学员:张○○

第三期学员分享(内容较多,以下是节选):
开课第一讲,老师就在PPT上写下:做自己的主人,从诚实面对自己开始。我很激动地把这句话写在笔记本上,这个主题我非常感兴趣,一开始就产生了共鸣。李慈泉老师的授课让我很惊喜,他用经典名句做引子,用现实中的例子做阐释,再用几个关键问题引导我们思考和小组讨论,有很强的体验感,印象也极为深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我自己曾经是一个老师,对课堂还是挺有要求的,培训结束时,让我写反馈意见,还真不知道怎么改进会更好。
做自己的主人是不容易的,我们常常在“骗别人、被人骗、骗自己”而不自觉。如何避免被自己的习性、偏好和过去的观念、经验所影响,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老师带领我们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体会情绪怎么来怎么去,对当下的瞬间经验保持开放的、不迎不拒的、清楚的觉察,感受挺奇妙。
这一次还有幸学习体验了静坐。在静坐中发现,放空自己一点也不容易,七七八八的念头就如同野马,常常跑出来打乱了数息。平时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做到了不偏不倚客观看世界,其实远远没有……
很荣幸有这样一次机会学习体验,以及有这么好的老师引进传统文化大门。比起无知,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无知。保持谦虚,不断精进。
第三期学员:杨○○
8月11日下午,终于走进了恒南书院的大门,心中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兴奋、激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感觉是那么舒适和自然。下午2点开启我们的求学之旅,孙总简短几句,就把“安”字解释得那么入心入脑,我已娶妻生女,确实到了追求身心安顿的时段。慈泉老师跟随南老师三十多年,精通中西方文化和管理经验,我们从丢沙包开始对《大学》的学习,慈泉老师说正念是对于当下体验,保持开放的、不加分别的觉察,我们通过讲解、正念步行、丢沙包、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学习什么是“知、止、定、静、安、虑、得”,这里没有统一的答案,以前觉得虚无缥缈的东西原来是那么具体明白、清晰明了,在分享和讨论中知道他们的事、理、品、相、法、时,原来是这么做工夫的,晚上的静坐课,当方老师说呼吸有长、中长、短、中短,南老师当年给彼得•圣吉也是这么教导七支坐法和数息观,我是何得荣幸。晚上不愿结束,清晨早早起床,易筋经的教导也是超赞。“诚意、正心”是讨论地较多的,我们如何诚实地面对自己,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何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这是我多年自我思考、体验、改正,听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感谢老师们精心的准备,无私的付出,告诉我如何正己、修身、齐家,十年前是通过南老师的书籍、视频来自我探索,其中还走了一些弯路,如今通过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不再有独学而无返的孤独,我们在追求做一个更诚实,更有爱,更有担当的人,更能帮助别人的人,路已指明,修行在路上!
第三期学员:廖○○
对于大部分的80后来说,其实成长过程中国学是很缺失的,李老师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位传道者,为我推开了国学的大门。真的非常感谢!
老师的课由丢沙包开始引出了七证,瞬间让我们觉得国学不再那么晦涩难懂,反而觉得很有趣。两天半的课,内容满满,却一点都不觉得疲倦,常常是老师说休息时间到了,我才反应过来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回过头来想想,这两天半的学习不就是一种修行吗,我们花了两天半的时间经历了一遍“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七证修行。
课程已经结束,而我的国学之旅、修心之旅正式启程。
第三期学员:丁○○

第四期学员分享(内容较多,以下是节选):
“做自己的主人”课程让我受益良多。工作上的事情还是很多,但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心态也平和了,遇事能反求诸己,换位思考。家庭生活有小矛盾时,也不再纠结于“过去如何”,能接受当下,升起正念,平和地和家人沟通。当总是从“无我”的出发点去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事务时,我发现很多困扰不再有了,思考的境界得到了提高。
李慈泉老师的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抛沙包和心如止水的游戏让人很快就 理解了“七证”的修养功夫,课后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李老师人生经历丰 富,在与学员的互动中,通过分享人生经历和体验,让人深刻地领会和学习 “观功念恩”的重要。
每天早晚的静坐课以及课堂中间的“正襟危坐”观心,三天摆脱俗务的专修, 我很快找到了心静的感觉。上完课快两个月了,每天都找时间静坐,做安那 般那,慢慢从数息进入随息,最近也体会到了什么状态是止息。现在我开始 听南师的“禅秘要法”的讲座音频,希望自己有缘份和根器修练能观起白骨观。
第四期学员:苗○○
有幸参加了李慈泉老师主讲的“做自己的主人”课程。短短两天半受益良多,有意将种种收获记录下来以为备忘,然种种学习感悟犹如明月清泉,映照流淌于心,欲诉诸文字恐不可得,唯有勉强记录之。
来参加课程时,心里不免忐忑,唯恐身为初学者难以听懂,又怕经史子集读 来枯燥,两日半的课程如做牢笼。其实我的担心是多余了,课程一开始,李 老师便用丢沙包的游戏,将整个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处处欢声笑语人人乐 不可支。就简简单单一个丢沙包的游戏,李老师结合《大学》循循善诱深入 浅出,激发出学员们智慧的火花,从白品黑品到共相自相,大家踊跃发言热 烈交锋,也使得我这个门外汉不觉间迈出了求知求真的步子。
李老师在课上让所有学员都写下前来参加课程的目的,即“心”为何不安。 我豁然发现其实我不是担心未来某天可能“祸从天降”、“无事生非”,而是 在心底里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自己掌握不了命运,把握不住自己。如何解 决?就是《大学》里的“诚意正心修身”六字!首先必须诚实的面对自己, 不自欺,要敢于面对自己的懦弱与丑恶的阴暗面,每日自省不做情绪与外物 的奴隶,学做自我的主人。苏东坡说“胜固欣然败亦喜”,我想差堪仿佛 是这样子的吧。
最近以来我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紧张烦躁的状态中,时常会幻听到手机响,又 几乎每隔三五分钟便忍不住看下是否有微信或者邮件。一方面唯恐遗漏了信 息,另一面又担心是不是有麻烦事要发生,要解决。这也是我参加这次课程 的一大初因。毕竟一个人整天睡不好吃不香,时时刻刻紧绷着神经总以为下 一刻会发生些什么,早晚会变成神经质抑郁症的。
两天半课程,我竟隐隐生出一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之感。不是说 这些工作、这些家事我就不关心不努力了,而是心态有了些许的变化。所谓 七证之中“定静安”,越是忙乱越是烦恼时,就越需要心有所主,归根曰静, 无有恐怖。
自知短短几天课程不可能一下子让自己脱胎换骨,但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自 己心境的那一丝变化,让自己再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断在心里说“别急,定下 来,静下来,不要怕”。
真心感谢方、刘两位学长,每天不辞辛劳带领我们打坐静修。课程结束回到 家,太太问我三天下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回答说“腰酸腿疼”。呵呵, 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却也透露出初学者的窘状。可能说来别人不信,我是 多喜欢打坐时禅房里万籁俱寂的那一刻,闭上眼睛默数息,把所有的杂念都 赶跑,放下尘世间所有的包袱,真正享受了一把“悦心健康”。
我想今后若是遇到了烦恼疑惑,大可以盘腿下来,数数鼻息反求诸已。闭上 眼,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方世界一方宇宙,接受当下不迎不拒,万事万物尘归 尘土归土,又哪里来的那么多纠结苦恼?
周日下午李老师讲“齐家”,请大家分享各自的困惑苦恼与对治之法。听大 家说起各自的经历与体验,我发现我过去这四十年所遇到的问题委实不值一 哂,颇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
古语说天有不测风云,我也不知道将来自己还会遇到什么挫折打击,但那又 如何呢?如同李老师和各位同学总结的那样,诚意正心泰然面对,世上没有 过不去的槛。只要自己行得正,问心无愧,修身齐家一路行去,未来种种不 过是“沾衣欲湿杏花雨,扑面不寒杨柳风”。
第四期学员:仓○○

下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