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身心健康 初体验
【摘要】:
在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的季节,恒南书院首次举办安那般那初修班。学员们在宁谧安静的环境中体验着“安那般那”带来的安详,在薛虎老师的带领下渐次深入,暂时忘却了尘世间的妄想烦恼,开启了探索生命之旅……

1.“安那般那”理论讲解

吴同学:此次参加了安般初修班课程,让我耳目为之一新,身心感受为之一振,让我领略了安般法门理上的全面透彻的讲解和两天实修中真切的身心感受……
潘同学:在课前老师专门让我们对《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答问青壮年参禅者》、《如何修证佛法》这5本书上部分章节进行了预习。看完以后我收获很大,老师把这些书上有针对性内容都提炼了出来,不但让我对整个呼吸法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对于南老师一生所走的佛法之路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2.七支坐法的讲解

胡同学(女):记得有一炷香我坐在那里正无感时,薛老师过来调整姿势轻轻一正,顿时觉得气息通畅,彷佛一下就进入了止息状态。这让我明白了正确的坐姿的重要性,也获益于行香时老师的提点以及墙上贴的提示“龙衔海珠,游鱼不顾”……

胡同学(男):一直盲修瞎练和喜欢瞎琢磨的我,这一次更是受益匪浅,以前身见特别重,总是喜欢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这样会节约时间,走捷径,而且还能断章取义找到依据并说服自己,殊不知这些法门经历几千年的实证和洗礼,已经是最殊胜的了,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改变,对每一个要领的把握和了解也不能有任何的偏差,否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3.静定

胡同学:一炷香一炷香地静坐, 一息吸,一息呼……通过第一日的八柱香,慢慢感到自己的呼吸变得悠长,又轻又细,心虽然还会被念头带走,但是越来越容易地把它带回到呼吸上了。相较于往日自己静坐时的呼吸粗短,这种悠长轻细的呼吸使我觉得非常舒服,然后觉得40分钟的一炷香的时间,似乎也并没有那么久,来回数息几个回合后便听到老师的一声引磬,如同音乐般美妙。也是第一次懂得了人的止息状态……
吴同学:在两天的禅修过程中,我的体会很多。第一天,刚开始的两支香,我的呼吸很粗,妄念往来不息。接下来,呼吸慢慢细了,慢了,感觉妄念少了。体会到,当在短暂的止息的境界时,有妄想来了,之后就有呼吸往来了,确实是念头动,气就动了。因此,要达到止息的状态关键在心清净,一念不生。当我们在止息的状态时,不要另外去观,我们知道自己止息了,就是观了,不要另外再去观了。这样就是止观,经过长期的止观修行,就会得定慧等持的果了……
4.行香

储同学:在上初修班以前,也自学了南师的关于出入息方面的书籍并加以修习,但片面的以为出入息的息是越长越好,所以修习的时候刻意的通过憋来加长息的时间,这样一来完全放松不下来,时间长了反倒静不下心,经过这次初修才明白以前的错误……

5.答问

储同学:晚上小参报告时,师兄们的报告和提的问题很是受益,薛老师不耐其烦的回答每个师兄的问题,好多想问的问题都解决了,对出入息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郑同学:感恩薛老师传授指点,此次安那般那初修班体验非常殊胜,纠正了之前安那般那法门混沌认知,引到心息合一的修行路线,感受了清净体验,再次感谢恒南书院老师们!……
卢同学:十六特胜的就是佛法的修证步骤,知出息、知入息,重点是在知上,而不是在息上,但知息是第一步,不知息的话怎么转变自己的念头呢?我学佛就是要做到心能转物,这转的一念就在息上,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而不随转,如此这般努力精进,一路修下去,真心终会显现……
6.参观书院

胡同学(女):参加两日安那般那打坐初修,获益甚多。初次看到美丽宁静的书院,鸟语阵阵,丹桂飘香,柳丝轻拂,恍如太湖水畔,是一喜;观瞻南师墨宝馆,看到老人家手书的对联诗句,或大真意,或诙谐有趣,又是一喜;当然最喜悦的还是能够在禅堂里修行修心,在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下……

曲同学:我只是在南师的著作中了解了佛法,了解了安那般那。之前对六妙门的方法自己试过,但一直被心念干扰呼吸而困扰,这次学习自己通过实修知道了解决方法,同时对于自身又有一个深层的了解,非常感谢!接下来还要好好努力、认真去做……
孙同学:最近有些新的感悟,特别是这次“安般初修”课后,我觉得明白一些什么,就是这个修炼转念非常重要,转念其实就是要学会化解,只有把那些纷繁的东西融化了,那才能作为养份,自己修好才能帮助别人!
7.课后留念

段同学:
人间莫若修行好,
世上无如吃饭难。
年将知命,波澜多生,
世务迭变,世情难安。
千思万虑,心眉难舒。
一诺千金,世行如斯。
一言九鼎,出世何殊。
平生之言,历久弥新。
得悉恒南,开演甘露,
朝想夕盼,喜不自胜。
喧嚣都市,恒南自立,
宛若兜率,弥勒内堂,
心地无染,妙音频伽。
慈语和和,悲声切切,
尘刹深心,圣恩难报。
遥思禅堂,遥追恒南,
遥祝书院,干干惕励,
荷担家业,接佛慧命,永续华章!
恒南难行,恒南能行!
恒南当行,恒南永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