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课堂 ——《论语•学而篇》亲子班
【摘要】:
经由读《论语·学而篇》这16句,能不能得到一个新的高效学习方法?——“经史合参·内视践行•学习法”,这是南老师鼓励的方法。这是取得“事半功倍“的方法。

这次活动是一个经由参加过“经史合参班”的同学,推荐自己的朋友来体验而发起的活动,完全经由口碑,由朋友的朋友组成的课堂。二十几位大人带着十位小朋友,在金秋八月的周末相聚恒南书院。

邱于飞老师和她的同伴们从实际案例引入大家思考和讨论第一个问题:怎么学?有没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法?
分享南师关于“工夫”的说明:

那么方法是什么?——“经史合参·内视践行•学习法”。
你对你朋友的信任,是你来参加这次体验活动的因缘。
在这两天里我们练习,让自己暂时放下我们原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尝试打破自己的思维边界,跟着活动流程和内容,沉静下来,体验调动自己的身心来投入一个全新的学习。
我们以孔子做老师,南师做助教,通过结合自身的人生实践和心理体验来体验和印证古圣先贤的“经典”。

令人惊讶的是,孩子们看到大人在用心学习,被大人们专注学习的行为所创造出的氛围所感染,就自然而然地一直在教室里安静学习。整个过程并没有要求孩子们坐端正,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其中几位12岁至14岁的孩子完全与大人同步学习、分享和思考。状态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专注和沉静,引发了她们对自我学习、自我人生状态的思考和观察。家长们都一致表示看到了孩子们原来没有被他们看到的一面。


12岁至14岁的小姐姐与大人们完全同步

大人看到孩子能自发地安静学习,并且体验到孩子的学习方法与自己不同。


在一起做手工在一起用餐


孩子们会读会吟诵会表演



《夫子的课堂》的情景剧表演
活动结束后,邱于飞老师问大家,学而篇16句大伙儿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啊?能用在工作跟生活上了吗?
同学开始分享:“……生活中该如何运用,最大的体会就是看孩子的眼光吧!作为父母的傲慢似乎少了很多;我对"自得"二字,确实也是触动很大的,也体会为什么他人的感悟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因为那是别人的东西,跟我无关。我想要的东西就只能我自己去体会,那样才是有生命力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员分享
就这样,事情解决了。原来每个人做事的思维还真的不一样,我是一个简单直接的人,总是希望人家也像我一样,可是大家的差别还真的挺大的。所以反观这件事,以后遇到事情真的要先调整自己的预判,然后再去沟通,效果会完全不同。
——(学员)高○
回来已经几天了,学习的体验已慢慢的影响着我,改变着我,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省察自身。
——(学员)孙○○
很有用,都说人到“中年不如狗”,这个阶段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最容易焦虑迷茫的阶段,通过读经放下一些负担。心里舒畅很多。
——(学员)何○○
我的分享是"自得"二字,确实也是触动很大的。也体会到为什么他人的感悟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因为那是别人的东西,跟我无关。我想要的东西就只能我自己去体会,那样才是有生命力的。
自我成长之旅跟做学问一样,也同样是孤独的,需要一次次面对自己的内心,去直面那些看上去有些残酷的真相也是一种勇气。
我很感谢这次全天读经让我体会到的沉静和自得。
生活中该如何运用,最大的体会就是看孩子的眼光吧!作为父母的傲慢似乎少了很多,她们虽小,但也是拥有自己思想的。我常常把“我所认为的”跟“她所认为”的混为一谈,导致孩子离我的距离越来越远。
——(学员)姚○
做学问的根本是"省";做人的根本是"孝""弟";处事的根本是"忠";与人交的根本是"信";好的"果"的根本是靠好的"因"开始;处事与人交能够"忠""信",靠"小小成功"而积累信心;靠"谦虚"从经历的过程中反省进步;"自重"是愿由小处做起积累经验的基础;"谦虚"是进步的根本;"知足"是有乐能信的根本。
——(学员)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