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雄院长“人生的基本态度——宝王三昧论”的直播演讲圆满成功
【摘要】:
2020年6月16日晚恒南书院李慈雄院长应桂馨基金会之邀,为广大的乡村教师及公益同行分享主题为“人生的基本态度——宝王三昧论”的直播演讲圆满成功,全国在线听众达四千四百多人。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是故圣人设化,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逍遥,以遮障为解脱,以群魔为法侣,以留难为成就,以敝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布德为弃屣,以疎利为富贵,以屈抑为行门,如是居碍反通,求通反碍。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至若鸯掘摩罗之辈,提婆达多之徒,皆来作逆,而我佛悉与记莂,化令成佛。岂非彼逆乃吾之顺也,彼坏乃我之成也。而今时世俗学道之人,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不能排遣,使法王大宝由兹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
丛林要则二十条
(百丈大智禅师)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辨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下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