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南师
视频|李慈雄先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话说中庸》导读
春秋末年,子思受到乐朔的非礼压迫,甚之连带毁谤孔子,因此不得不作《中庸》,以阐明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的学养和造诣;既为传统的儒学辩护,又表达自己自少亲受孔子的教诲而别传圣学心印的精义。
《话说中庸》是南师少数亲身著作之一,其有深意焉?
有些人感慨说中国人就是被《中庸》所误,百年来弄得国家民族吃尽苦头,乃至成为打倒孔家店的罪状之一。大家提到中庸之道似乎就是马马虎虎、捣浆糊、不得罪人、不左不右、没有任何确定主张。如此,国将不国,人人成为庸庸碌碌之辈。事实上这是彻底地误解了《中庸》,《中庸》强调要择善固执,其方法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另外一方面,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很多人不敢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压抑情绪。如何调御情绪,发挥这些情绪的大机大用,乃是儒家真正的功夫。在《中庸》里面特别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们需要去了解并掌握这其中的道理。
——李慈雄
观看课程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话说中庸》导读(上)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话说中庸》导读(中)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话说中庸》导读(下)
观看往期直播课程
(点击文字,即可观看)
◎李慈雄先生:本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说什么》导读
◎李慈雄先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话说中庸》导读
◎李慈雄先生:庄子的解脱与入世——《庄子諵譁》导读
◎李慈雄先生:骑牛的智者——《老子他说》导读
◎李慈雄先生:中国人的处世圣经——《论语别裁》《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导读
◎李慈雄先生:人生的内修外用功夫——《原本大学微言》导读
◎李慈雄先生:南师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新旧教育的变与惑》及《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导读
◎李慈雄先生:从历史哲学看企业经营——《历史的经验》导读
◎李慈雄先生:疫情下的人生观——《药师经的济世观》导读
◎李慈雄先生:重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从“见闻思修”学习南师教化
◎李慈雄先生:人生的基本态度——《宝王三昧论》《丛林要则二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