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国术馆的日子
(照片为“南怀瑾先生纪念展”实景)
编者按:
本文摘自南怀瑾先生《我的故事我的诗》。
浙江成立的国术馆是苏景由作(副)馆长,一个文人。国术馆就是练武功的,是训练员专修班,培养教育有文有武(国术)的人才,训练两年以后出来,分发到各县市作国术馆馆长,训练老百姓,提出两句口号,“攘外必先安内,强国必先强种”,就是优生,要强种必先把国民体魄练好。
第一期已经招生过了,我去时碰到第二期,有一个第一期的学生回来,姓包的,我们同乡叫他包天,后来我们叫他胆大,胆大包天。他回来就告诉我这个机会,他说这样好不好?你反正文学都够了,先不要进大学读这些,你也来参加第二期。我说这个学出来干什么?难道武功练好,将来没有饭吃上街打拳头卖膏药去吗?他说你不要乱讲,国术训练培养出来,派到各地作教官,把国民的体魄练好。我说这个好玩,也可以练拳。一天要练多久的拳?他说每天八个钟头都要在练拳啊。我说有没有文化课啊?他说有啊,还要历史、卫生,什么都要懂得。我说这个玩意我可以去吗?他说可以啊。我说学历呢?初中到高中毕业都可以。我说那我去怎么说呢?你嘛,同等学历就行了。我说我怎么行呢?有办法,我们都知道你。我说真的吗?
我不敢告诉父亲,他一定反对,要读书嘛好好读,怎么去学打拳头卖膏药的事情,可是我的兴趣大得很,因为武侠小说看多了。于是就跟朋友们同学们偷偷借钱交学费,不向家里拿钱,就跟包天去了。一到这个地方报到,马上考试,只写了一篇国文,那个主考的人说下面你都不要考了,看你这个文字,其他的大概都行。谁知道我其他的都不行,就这样被录取了。所以两年在那里练习国术,这个里头就多了,什么南宗北派,什么少林,十八件兵器,包括蒙古的摔跤,我个子又小,就拼命练,早晨五点钟起来就练拳了。
这里还有老的同学,还有二三十岁的,书读得很好,都是想出来,可以做官的。出来就是教官啊,而且都是官长。有一个家伙,身体架子也不行,打拳也不对。我们在宿舍里他睡上铺,我睡下铺,他年龄差不多三十了,很瘦,还冒充二十几岁,我还只有十几岁。他就每天捆一捆筷子,扎得很紧,每天早晨起来啪!啪!啪,打膀子几百下,就是这一手。我说你练那些有屁用啊,不是真功夫。他说凭我这个样子只能够练这个。毕业以后,他真做了金华国术馆长,我还经过那里看他。我问他这里有没有武功高的人?我晓得他是最差的嘛,他说有啊。我说你当馆长,如果那些有武功的人找你比试呢?他说我凭这一手他就完了,他们棍子打过来,一下棍子就断了,他敢动?
他说你来就好了,我说我不干这个事,我只想练武功。因此所有的武术都练,包括各门各派,我到现在都丢了。那个时候这样一碗饭,一餐吃八碗,加上一盘肉,吃完后不到二十分钟,就上课练功了。我还加上昼夜自己也练,而且晚上补习英文,还读书,很辛苦啊。可是身体很好,所以饭吃八碗,一个钟头两个钟头肚子就饿了,不像现在一天吃一餐。
就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开始动了,我也正好在这个地方毕业,还有呢,在这个阶段是很努力,很辛苦,自己补习功课,白天练武。然后我想到北京读北大或者清华,杭州也有几个好的大学,像之江大学,都很有名,我也找到关系去听课。尤其讲到中国文化,那些教授上课,我就找商务馆出的一套《大学丛书》,所以我有钱就买《大学丛书》,航空学也看,航海学也看,反正你大学有的东西我都要看,什么物理、化学,我一窍不通,不通也要看。就是李宗吾讲的《厚黑学》,有孔也钻,无孔更要钻,越不懂我越要钻,找些懂的人问问,大概都有点影子。所以把《大学丛书》都研究了,这个时候日本打过来了,先从上海打过来。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