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Copyright © 2018 恒南书院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258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上海    法律声明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恒南路1288号

 

>
>
>
视频|李慈雄先生:宇宙生命科学的实践——《楞严大义今释》导读

在线学习

视频|李慈雄先生:宇宙生命科学的实践——《楞严大义今释》导读

浏览量
2021年5月28日晚恒南大讲堂《遇见南师》系列第十一场直播课程圆满结束。

在这个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自然乱象纷陈。变乱使凡百俱废,因之,事事都须从头整理。专就文化而言,整个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时代的要求,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历史文化,是我们最好的宝镜,观今鉴古,可以使我们在艰苦的岁月中,增加坚毅的信心。

 

这本书的译述,便是本着这个愿望开始,希望人们明了佛法既不是宗教的迷信,也不是哲学的思想。更不是科学的囿于现实的有限知识。但是却可因之而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获得较深刻的认识,由此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较大的启示。

 

依据西洋文化史的看法,人类由原始思想而形成宗教文化,复由于对宗教的反动,而有哲学思想和科学实验的产生。哲学是依据思想理论来推断人生和宇宙,科学则系从研究实验来证明宇宙和人生。

 

佛教虽然也是宗教,但是一种具有高深的哲学理论和科学实验的宗教。它的哲学理论常常超出宗教范畴以外,所以也有人说佛教是一种哲学思想,而不是宗教。可是事实上,佛教确实有科学的证验及哲学的论据,它的哲学,是以科学为基础,去否定狭义的宗教;它的科学,是用哲学的论据,去为宗教做证明。《楞严经》为其最显著者。研究《楞严经》后,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都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楞严经》的开始,就是讲身心性命的问题。它从现实人生基本的身心说起,等于是一部从心理生理的实际体验,进而达致哲学最高原理的纲要。


目前许多自然科学不能解释证实的问题,如果肯用科学家的态度,就《楞严经》中提出的要点,加以深思研究,必定会有所得。若是只把它看作宗教的教义,或是一种哲学理论而加以轻视,便是学术文化界的一个很大不幸了。

无论是科学、哲学和宗教,都在寻求人生的真理,都想求得智慧的解脱。《楞严大义今释》译成于拂逆困穷的艰苦岁月,如果读者由此而悟得真实智慧解脱的真理,使这个颠倒梦幻似的人生世界,能升华到恬静安乐的真善美之领域,就是我所馨香祷祝的了。


 ——摘自南师《楞严大义今释》叙言


 

观看课程

宇宙生命科学的实践——《楞严大义今释》导读(上)

 

宇宙生命科学的实践——《楞严大义今释》导读(中)

 

 

宇宙生命科学的实践——《楞严大义今释》导读(下)


 

观看往期直播课程

(点击文字,即可观看)

◎李慈雄先生:本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说什么》导读
◎李慈雄先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话说中庸》导读
◎李慈雄先生:庄子的解脱与入世——《庄子諵譁》导读
◎李慈雄先生:骑牛的智者——《老子他说》导读
◎李慈雄先生:中国人的处世圣经——《论语别裁》《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导读
◎李慈雄先生:人生的内修外用功夫——《原本大学微言》导读
◎李慈雄先生:南师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新旧教育的变与惑》及《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导读
◎李慈雄先生:从历史哲学看企业经营——《历史的经验》导读
◎李慈雄先生:疫情下的人生观——《药师经的济世观》导读
◎李慈雄先生:重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从“见闻思修”学习南师教化
◎李慈雄先生:人生的基本态度——《宝王三昧论》《丛林要则二十条》

 

 

重要活动

南怀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
温州乐清专题讲座
“南师墨宝馆”开馆仪式
南怀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
《百年南师》
“南怀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花絮
施艾珠:在南怀瑾先生家属捐赠家书墨宝仪式上的讲话
李慈雄:从历史长流看南怀瑾先生的立德立功立言
叶小文:向南怀瑾先生请益安身立命之说
许嘉璐先生致大会函